冶金工程学科1984年获批钢铁冶金二级硕士点,2005年获批一级硕士点,2005年获批钢铁冶金二级博士点,2018年获批一级博士点,2024年入选辽宁省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(优势特色学科)。现有专任教师35人,教授15人、副教授12人、博导24人、硕导31人,多数教师具有企业工作或国外访学经历。现有国务院第七届冶金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、辽宁省“兴辽英才计划”产业高端人才1人、优秀专家1人、特聘教授和“百人层次”2人、全国优秀教师1人、辽宁省教学名师3人;辽宁省级黄大年教学团队1个,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。设有辽宁省高校冶金工程、绿色低碳与智能冶金、高品质特殊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。
2018年以来,学科教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40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,获得国家科技奖、冶金奖及省级科技奖等10余项,发表高水平行业期刊SCI论文200余篇。
学科现已形成以冶金物理化学、钢铁冶金为主干,以智能冶金为特色的三大二级学科方向。在未来较长时间内,将重点围绕钢铁冶金熔体理论、多相反应界面层与形核生长理论、洁净化冶炼与夹杂物理论、高品质钢和极限服役条件用钢冶炼及连铸新技术、特殊钢锭及电渣冶金工艺、钢铁冶金工序及流程大模型及智能化、低碳短流程新工艺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。